4月10日上午,峰口镇人大主席团组织部分荆州、洪湖、本镇人大代表及村(社区)支部书记20余人,围绕“聚焦流域综合治理,聚力支点建设”主题,深入一线开展农村“厕所革命”专题调研视察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民生关切,助力乡村振兴。
实地走访:看成效、查细节、听民声
调研组一行先后实地视察了潭洲村户厕改造现场、白庙社区老峰白河“吊脚楼”厕改现场、洪卫村大三格厕所改造人工湿地现场及伍峰桥内荆河“吊脚楼”施工现场。每到一处,代表们详细了解户厕改造的设计标准、施工工艺、污水处理模式及群众使用反馈,重点查看了粪污收集处理、管网铺设、无害化处理等关键环节。在潭洲村,代表们看到该村把户厕改造与拆违治乱相结合,改造后的户厕整洁卫生,配套化粪池与周边农田灌溉系统有机衔接,实现了“厕所革命”与农业生态循环的良性互动;在白庙社区施工现场,代表们对标准化施工流程和人性化设计表示肯定,认为其为全镇“吊脚楼”户厕改造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
座谈交流:汇众智、议短板、谋对策
实地视察后,调研组召开专题座谈会。政府分管领导汇报了峰口镇农村厕所革命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各位代表及支部书记纷纷表示,农村“厕所革命”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重要民生工程,也是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一环,必须以“小厕所”推动“大文明”,以“硬举措”改善“软环境”。
与会代表们结合所见所闻踊跃发言,一致认为近年来全镇户厕改造工作推进扎实,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但仍需在施工质量监管、后期维护机制、资源化利用推广等方面持续发力。荆州市人大代表、洪卫村党总支书记张传明建议,要建立“建、管、护”一体化长效机制,探索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管护模式;洪湖市人大代表、新建社区支部书记郑中慧提出,应结合流域治理要求,将户厕改造与污水管网建设、黑臭水体整治统筹规划,实现生态效益与民生效益双赢。村(社区)支部书记们则分享了基层推进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并就如何调动群众积极性、破解改造难点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
凝聚共识:强监督、抓落实、促长效
据悉,峰口镇人大主席团将持续发挥监督职能,推动政府部门压实责任,聚焦问题短板精准施策:一是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改造一户、达标一户;二是强化宣传引导,提升群众对“厕所革命”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三是完善后续管护体系,让“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下一步,该镇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统筹推进流域综合治理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将户厕改造与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工作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为全镇“厕所革命”工作问诊把脉,更凝聚了人大代表与基层干部的工作合力。随着一项项民生举措的落地见效,峰口镇正以“小厕所”的改造升级,书写着乡村生态美、百姓生活甜的大文章。(通讯员王欢)